11月22日,成都石室中學校長、遂寧中學名譽校長田間一行到遂寧中學高新校區(qū)開展推門聽課活動。市委教育工委書記,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、局長陳紹坤主持交流會并講話。遂寧中學黨委書記、校長張東等校領導陪同。
推門聽課
為課堂教學定“路子”
田間校長一行深入各班課堂進行隨堂聽課,他們隨機聽取了化學、物理、數(shù)學、外語、語文5個學科共10節(jié)課,主要了解老師們課堂教學方式方法、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師教學能力等,同時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(xiàn)情況。課堂上,遂中老師們以學生為主體,以實際問題為驅動,注重深層提問,激發(fā)學生學習興趣,并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和核心素養(yǎng)的培養(yǎng)。老師們各具特色的教學風采,展示出了遂中教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過硬的業(yè)務素養(yǎng),獲得了田間校長一行的高度肯定。
隨堂聽課
認真聆聽
▲田間校長和張東校長到課堂聽課。
陽光大課間,活力滿校園。課間,田間校長一行參觀了學校校園環(huán)境,聽取了張東校長關于學校管理、教師隊伍建設、教學教研、人才培養(yǎng)等方面的情況介紹,并觀摩了陽光大課間活動。
▲張東校長向田間校長介紹學校發(fā)展情況
在音樂的伴奏下,全校學生分年級、分樓層有序下樓集合,在分配地點以班級為單位,開展了一系列運動健身活動。在陽光的沐浴下,同學們朝氣蓬勃,活力四射,跟著跳躍的音符,歡快的節(jié)奏,享受著運動的無限魅力。師生們活力四射、精神抖擻的模樣,贏得了田間校長一行的高度贊揚。
教而不研則淺,研而不教則空。在隨后的學科教研指導環(huán)節(jié),成都石室中學教師團隊分學科與遂中教研組長、備課組長以及授課教師進行了交流探討。他們結合課堂教學進行點評,并課堂教學的高效性、教學理念的創(chuàng)新性、學生互動的實效性等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,同時詳盡解答了教師們在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困惑,并從課堂把握的靈活性、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等方面對老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精彩的點評、專業(yè)的引領,讓老師們受益匪淺。
成都石室中學校長田間
深入化學組教研交流
成都石室中學副校長方青
深入數(shù)學組教研交流
成都石室中學校長助理熊沖
深入物理組教研交流
成都石室中學(文廟校區(qū))課程教學中心副主任黃芳深入英語組教研交流
成都石室中學(文廟校區(qū))學校發(fā)展中心副主任劉婧竹深入語文組教研交流
經驗交流
為教學管理開“方子”
學科教研指導結束后,遂寧中學組織召開了教學管理經驗交流會。田間校長一行,市教育體育局有關負責人,以及遂中高新校區(qū)全體干部參會。市委教育工委書記,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、局長陳紹坤主持會議。
楊蘭萍副校長
匯報學校教育教學工作
會上,學校黨委委員、副校長、高新校區(qū)執(zhí)行校長楊蘭萍就圍繞學校辦學目標、師資隊伍建設、人才培養(yǎng)、教學教研等相關工作作了詳細地匯報,并著重介紹了學校強基班的管理工作,表示將凝心聚力,深化課堂改革,狠抓教學質量,關注教師專業(yè)發(fā)展,進一步完善學校教學管理工作,助推學校事業(yè)內涵式高質量發(fā)展。
田間校長講話
田間校長表示,遂中高新校區(qū)開局良好、師生優(yōu)秀、管理有序,初見成效。并指出,制度治校是基礎,要積極實施“兩自一包一探索”管理機制,創(chuàng)新管理辦法,探索激發(fā)辦學活力新模式;學術治校是核心,要高度重視是隊伍建設,狠抓教學教研工作,培養(yǎng)一批研究型、專家型、引導型的教師團隊;文化治校是靈魂,要培養(yǎng)教師們的“精氣神”,著力構建校園隱性文化,慢慢打造校園顯性文化。與此同時,學校要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,重視教師的招聘、培養(yǎng)、學術研究、評價等工作,同時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(fā)展。并強調課堂是第一陣地,田間校長表示,充滿熱情的課堂是前提,深度思考與互動是靈魂,素質優(yōu)良的教師是關鍵,要求老師們深耕課堂沃土,全力打造“三有”“六讓”“四地”課堂,努力培養(yǎng)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。
陳紹坤局長講話
最后,陳紹坤局長要求,遂寧中學要:
1、堅定一往無前的信心
2、下足一馬當先的決心
3、保持一絲不茍的耐心
此次活動,老師們在交流中碰撞,在碰撞中升華,不僅促進了優(yōu)質教學資源的共享,更加深了雙方的溝通和交流。同時,進一步更新了遂中教師的教學理念,拓寬了教學思路,為促進教師快速成長,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基礎。
遂寧中學表示,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,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,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在市教育體育局的具體指導下,在成都石室中學的強力助推下,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,為遂寧教育事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做出更大貢獻,奮力譜寫新時代新篇章。
GMT+8, 2025-7-1 18:50, Processed in 0.082195 second(s), 17 queries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