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
中秋時節(jié)
天高氣爽,月朗中天
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
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
因此,又稱八月十五為“團圓節(jié)”
又是一年中秋時,今年中秋節(jié)你準備帶著孩子做什么呢?除了我們熟知的賞月、吃月餅,關(guān)于中秋的起源和習俗你都知道嗎?當孩子問為啥中秋的月亮會圓時,你怎么回答?
吃月餅的同時
把這些也講給孩子聽吧
讓孩子們認識中華文化
學習傳統(tǒng)文化
“中秋節(jié)”來歷
根據(jù)我國的歷法,農(nóng)歷八月在秋季中間,為秋季的第二個月,稱“仲秋”,八月十五又在“仲秋”之中,所以稱“中秋”,是中國民間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中秋節(jié)起源于上古時代,是上古天象崇拜——敬月習俗的遺痕,普及于漢代,定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以后,是流行于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(qū)的傳統(tǒng)文化節(jié)日。中秋節(jié)與春節(jié)、清明節(jié)、端午節(jié)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
“中秋節(jié)”別名
中秋節(jié)在八月十五,所以稱“八月節(jié)”“八月半”;中秋節(jié)的主要活動是圍繞“月”進行的,又稱“月節(jié)”“月夕”;中秋節(jié)月亮圓滿,象征團圓,又叫“團圓節(jié)”。在唐朝,中秋節(jié)還被稱為“端正月”。
為何中秋之月又圓又大
“每個月都有最圓月亮,為何中秋之月看起來又大又圓呢?”
從氣象學原理來看——中秋節(jié)處于秋分前后,太陽光線直射赤道,白晝和夜晚時間幾乎一樣長,月亮恰好接受太陽直射,北方來的干冷空氣流,迫使夏季一直回旋在上空的暖濕氣流退去,云霧減少,能見度提高,月亮接收的陽光最多,顯得格外明亮。
中秋習俗有哪些?
家長可以告訴孩子
各地過中秋的方式不同
存在地域和習俗的差異
讓孩子了解各地過中秋的方式
01、賞月
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于魏晉時期,盛于唐宋,明清以后每逢中秋,人們便擺出果盤,賞月暢談,人們把酒問月和家人慶祝美好的生活,祝福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。
02、吃月餅
月餅又稱胡餅、宮餅、小餅、月團、團圓餅等,唐朝時月餅初見記載。到了明代,月餅才成為中秋節(jié)正式的應(yīng)節(jié)食品。按照傳統(tǒng)習俗,吃月餅時,要將象征圓月的“大團圓”月餅按人切塊,每人一份。
03、觀潮
蘇軾在《八月十五日看潮》中曾經(jīng)寫到:‘’定知玉兔十分圓,已作霜風九月寒。寄語重門休上鑰,夜潮留向月中看。觀潮是賞月之外的另一中秋盛世
04、燃燈
中秋之夜,天清如水,月明如鏡,可謂良辰美景,美不勝收。然而對此人們并未滿足,便有“燃燈”以助月色的風俗。湖廣一帶習慣用瓦片疊于塔上燃燈;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(jié)俗;在廣東,香港等地,制成不同形狀的燈堅起于高桿上,俗稱“樹中秋”或“堅中秋”。
05、賞桂花
桂花有“九里香”之譽,是我國人民十分喜愛的一種傳統(tǒng)名貴花木。自古以來,人們把桂花及其果實為“天降靈實”,作為崇高、美好、吉祥的象征。因此人們稱譽好的兒孫為“桂子蘭孫”;把“進士及第 考上了狀元,稱之為“蟾宮折桂”;把月宮稱為“桂宮”,以“桂魄”比喻月亮。
濃情九月,秋意盎然
在中秋佳節(jié)到來之際
祝愿大家
幸福安康,闔家歡樂
GMT+8, 2025-7-2 02:26, Processed in 0.146557 second(s), 17 queries .